2023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四级》8月23日专为备考2023年四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孕妇补充叶酸的最佳时间是孕后一个月。( )
答 案:错
解 析:×
2、痛风相关的营养因素包括高嘌呤饮食、食盐摄入少、饮水少等。( )
答 案:错
解 析:暂无
3、学龄儿童由于自理能力差,建议由父母喂食。( )
答 案:错
4、摄入不足仍然是目前维生素B2缺乏的主要原因,包括食物供应不足、烹调不合理、加工破坏等。()
答 案:错
解 析:摄入不足仍然是目前维生素B2缺乏的主要原因,包括食物摄取不足,烹调不合理,加工破坏等,而不是食物供应不足。
单选题
1、在制定中小学生食谱时,应充分考虑优质蛋白质的供应,使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占膳食总蛋白质的()以上。
- A:50%
- B:20%
- C:40%
- D:30%
答 案:A
解 析: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应占膳食总蛋白质的一半以上。
2、在( )中食物被分为21类。
- A:营养成分表
- B:食物成分表
- C:食物氨基酸含量表
- D:脂肪酸含量表
答 案:B
3、饼干中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宜选用()方法。
- A:罗紫-哥特里法
- B:索氏提取法
- C:酸水解法
- D:碱性乙醚法
答 案:C
解 析:由于饼干的原料中经常含有奶,所以脂肪的检测推荐酸水解法,而不是常用的索氏提取法。
4、测量皮褶厚度的正确方法是( )。
- A:结果记录以毫米(mm)为单位,精确到0.1mm
- B:结果记录以毫米(cm)为单位,精确到0.lcm
- C:结果记录以毫米(mm)为单位,精确到1mm
- D:结果记录以毫米(cm)为单位,精确到1cm
答 案:A
多选题
1、下列膳食调查中常用的公式描述正确的是()。
- A: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剩余总量
- B:食物中某营养素含量=食物量(g)×可食部比例×每百克食物中营养素含量/100
- C:家庭平均每人每日每种食物摄入量=实际消耗量÷家庭总人数
- D:标准人日=标准人系数×人日数
- E:标准人的平均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混合系数
答 案:BDE
2、我国居民的传统膳食结构特点是()。
- 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 B:谷类、薯类和蔬菜的摄入量较低
- C:肉类的摄入量较高
- D:豆类制品摄入总量不高且随地区而不同
- E:奶类摄入量在大多数地区都不高
答 案:ADE
3、蛋白质营养评价的方法包括()。
- A:蛋白质生物价
- B:氨基酸评分模式
- C:蛋白质功效比值
- D:氨基酸评分
- E:蛋白质净利用率
答 案:ABCDE
解 析:不同蛋白质由于化学组成、形状的差别,消化率和生物利用也有所不同,所以要评价一种食物蛋白质质量的优劣,首先要了解和测定蛋白质的含量、氨基酸的组成,然后通过氨基酸评分模式、氨基酸评分(AAS)、经消化率校正后的氨基酸评分(PDCAAS)、蛋白质功效比值、蛋白质生物价、蛋白质净利用率等方法完成对氨基酸数量和比例以及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
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膳食模式评价的依据是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
- B:将被调查者24h各类食物的消费量与相应的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量进行比较时只需评价各类食物的消费量是否充足即可
- C:在进行食物归类时应注意有些食物需要进行折算才能相加
- D:进行膳食结构评价时通常将食物分为9类
- E:平衡膳食宝塔给出了一天中各类食物摄入量的建议,还要注意合理分配三餐食量
答 案:ACDE
简答题
1、现有一市售某种饼干的营养标签如表示。
请进行如下计算和评价:(1)能量密度计算和评价。(2)营养质量指数和评价。能量密度计算和评价。
答 案:食品标签数据如表1所示,按照成人男性正常值查找能量膳食推荐摄入量:能量数值是2400kcal。①计算能量密度:能量密度=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能量÷能量推荐摄入量=466÷2400=0.19。②进行食物营养评价:饼干的能量是466g/100g,能量密度是0.19,提示对于成人来说,100g饼干就可提供全天近1/5的能量,故是高能量食物。
2、简述儿童食谱编制原则和方法。
答 案:(1)满足儿童膳食营养需要。按照《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的要求,膳食应满足儿童需要的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不仅品种要多样,而且数量要充足,膳食既要满足儿童需要又要防止过量;并注意易缺营养素如钙、铁、锌等的供给。(2)各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适宜。膳食中能量来源及其在各餐中的分配比例要合理,要保证膳食蛋白质中优质蛋白质占适宜的比例。要以植物油作为油脂的主要来源,同时还要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各矿物质之间也要配比适当。
(3)食物的搭配要合理。注意主食与副食、杂粮与精粮、荤与素等食物的平衡搭配。食物的品种宜丰富多样化,一周内菜式、点心尽可能不重复。每日膳食应由适宜数量的谷类、乳类、肉类(或蛋、鱼类)、蔬菜和水果类四大类食物组成,在各类食物的数量相对恒定的前提下,同类中的各种食物可轮流选用,做到膳食多样化,从而发挥出各种食物在营养上的互补作用,使其营养全面平衡。主食做到粗细搭配、粗粮细作,副食荤素搭配、色彩搭配,食物尽可能自然、清淡少盐。制作面制品可适当加入奶粉,以提高蛋白质的供给和营养价值,提高膳食钙的水平,满足幼儿生长发育对钙的需要。每周安排一次海产食物,以补充碘,安排一次动物的肝脏(约25g/人)以补充维生素A和铁。
(4)三餐分配要合理。学龄前儿童以三餐两点制为宜。食物及营养素分配原则如下:早上活动多,早餐、早点共30%;午餐宜丰盛,午点低能量,以避免影响晚餐,午餐加午点40%;晚餐较清淡,以避免影响睡眠,晚餐30%。
(5)注意制作和烹调方法。学龄前儿童咀嚼和消化能力仍低于成人,他们不能进食一般家庭膳食和成人膳食。此外,家庭膳食中的过多调味品,也不宜儿童食用。因此,食物要专门制作,软饭逐渐转变成普通米饭、面条及面点。肉类食物加工成肉糜后制作成肉糕或肉饼,或加工成细小的肉丁食用;蔬菜要切碎、煮软;尽量减少食盐和调味品的食用;烹调方式多采用蒸、煮、炖等;每天的食物要更换品种及烹调方法,1周内不应重复,并尽量注意色香味的搭配。将牛奶(或奶粉)加入馒头、面包或其他点心中,用酸奶拌水果色拉也是保证膳食钙供给的好办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应逐渐增加其摄入食物的种类和数量,烹调方式也应逐渐向成人膳食过渡。
3、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哪些呢?
答 案: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以问题为中心的个人健康问题记录和以预防为导向的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前者由基本资料、问题目录、问题描述、病情流程表等组成。后者是指运用格式化的健康体检表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而进行的周期性健康检查的结果记录。(1)基本资料。基本资料一般包括:①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民族、家庭关系、社会经济状况、宗教信仰、身份证号码及家庭住址等。②健康行为资料。包括吸烟、酗酒、滥用药物、饮食习惯、运动、精神状态评价等。③生物学基础资料。指体重、血压、血型等指标。④临床资料。如主诉、现病史、过去史、家族史、个人史(药物过敏、月经生育史等)、各种检查结果、心理评估等资料。(2)问题目录。所记录的问题指的是过去影响过、现在正在影响或将来还要影响病人健康的异常情况。可以是明确的或不明确的诊断,可以是无法解释的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也可以是社会、经济、心理、行为问题(如失业、丧偶等)。问题目录常以表格形式记录,将确认后的问题按发生的时间顺序逐一编号记入表中。分主要问题目录和暂时性问题目录,前者多指慢性问题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后者只列出急性问题。问题目录常置于健康档案之首,以使医生对病人的情况一目了然。
(3)问题描述及问题进展记录。问题描述即将问题表中的每一问题依序号顺序逐一以“S-O-A-P”的形式进行描述。S代表病人的主观资料,如病人的主诉、症状、病史等;O代表客观资料,如实验室检查以及病人的态度、行为等;A代表评估,完整的评估应包括诊断、鉴别诊断、与其他问题的关系、问题的轻重程度及愈后等;P代表计划,是针对问题提出的,每一问题都有一相应的计划。包括诊断计划、治疗计划、病人指导等。问题进展记录也采取SOAP方式,对问题目录中不同编号的各种问题,依照进展情况加以记录。若某一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诊断名称时,则将该问题更正,并将最新资料添入各问题SOAP内;如在追踪中发现新问题,则在进展记录中添加新的问题及编号。
(4)病情流程表。以列表的形式描述病情(或其他问题)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包括症状、体征、检验、用药、行为等的动态观察。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