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公共营养师 → 2023年06月10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理论知识》

2023年06月10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理论知识》

2023/06/10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理论知识》6月10日专为备考2023年理论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营养素的功能主要指提供能量、促进生长与组织的修复、调节生理功能三项。()

答 案:对

解 析:营养素的功能主要指提供能量、促进生长与组织的修复、调节生理功能三项。作为能量来源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三大营养素。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的主要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调节生理功能的主要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2、工作性质,—般通过职业活动的对象、从业方式等的不同予以体现。(  )

答 案:对

解 析:所谓工作性质,即一种职业区别于另一种职业的根本属性,一般通过职业活动的对象、从业方式等的不同予以体现。

3、发现炭疽后,必须在8h内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隔离消毒。()

答 案:错

解 析:炭疽杆菌在空气中经6h即可形成芽孢,因此发现炭疽后,必须在6h内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隔离消毒。

单选题

1、有人报告低()血症患者可有房室性早搏、房颤以及室速与室颤,半数有血压升高。

  • A:钙
  • B:钾
  • C:镁
  • D:磷

答 案:C

解 析:镁缺乏可致神经肌肉兴奋性亢进,低镁血症患者可有房室性早搏、房颤以及室速与室颤,半数有血压升高。镁缺乏也可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骨质疏松。

2、()缺乏时引起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形成巨幼红细胞贫血。

  • A:烟酸
  • B:叶酸
  • C:锌
  • D:植酸

答 案:B

解 析:叶酸缺乏可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和高同型半胱氨酸,另外,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

3、《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建议乳母铁的每天适宜摄人量为()。

  • A:10mg
  • B:5mg
  • C:25mg
  • D:35mg

答 案:C

解 析:《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建议乳母膳食铁AI为25mg/日。

多选题

1、评价食物蛋白质利用率常用的指标包括()。

  • A:蛋白质真消化率
  • B:蛋白质消化率
  • C:蛋白质功效比值
  • D:生物价
  • E:氨基酸评分

答 案:CD

2、脂溶性维生素的共同特点是()。

  • A:吸收时要有脂肪存在
  • B:溶于脂肪及脂溶剂,不溶于水
  • C:在体内大部分储存于脂肪组织中
  • D:大剂量摄人能引起中毒
  • E:在食物中与脂肪类共同存在

答 案:ABCDE

3、母乳喂养的优越性包括()。

  • A: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全面
  • B:有利于婴儿颌骨和牙齿的发育
  • C: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病
  • D:有利于婴儿骨骼发育
  • E:预防成年慢性病

答 案:ABCDE

解 析:母乳喂养的优越性包括:(1)母乳中营养成分能满足生后4~6个月内婴儿的营养需要。(2)母乳喂养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①感染性疾病;②成年慢性病。(3)母乳喂养增进母子之问的感情,有助于婴儿的智力发育。(4)母乳喂养经济方便又不易引起过敏

主观题

1、糖尿病

答 案: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

2、必需氨基酸:

答 案: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3、系统

答 案:系统是由彼此关联且与环境相关联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简答题

1、挤压膨化

答 案:挤压膨化是指将物料置于挤压机的高温高压状态下,然后突然释放至常温常压,物料发生膨化,使内部结构和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挤压膨化的特点有:(1)膨化食品的营养成分损失少,并有利于消化吸收;(2)食用品质改善而易于储存;(3)工艺简单而成本低;(4)食用方便且产品种类多;(5)原料利用率高且无污染;(6)原料适用性广。

2、简述蔬菜烹调过程中与营养素损失相关的因素。

答 案:蔬菜烹调过程中与营养素损失相关的因素有洗涤方式、切碎程度、用水量、水的酸碱度、水的温度、洗涤时间。蔬菜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易溶于水,所以宜先洗后切,以减少蔬菜与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避免损失。洗好的蔬菜放置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维生素氧化破坏,尤其要避免将切碎的蔬菜长时间地浸泡在水中。烹调时要尽可能做到急火快炒。为了减少损失,烹调时加少量淀粉,可有效减少抗坏血酸的破坏。

3、个体健康风险评估报告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内容?

答 案:(1)基本情况统计;(2)风险指数评估;(3)心理健康评估;(4)健康行为评估;(5)生理指标评估;(6)家庭病史及身体检查;(7)自我健康认知状况;(8)如何增进健康。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