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9月29日专为备考2023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在对残障人士进行康复时,应该从()方面考虑。
- A:政府和社会组织
- B:经济和政治
- C: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
- D:制度和政策
答 案:C
解 析:由于特殊的生理、心理条件和文化及社会条件,残障者常常具有特殊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因此,充分考虑到他们的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就十分重要,这就需要专业知识。
2、社会工作者小刘与服务对象李女士初步接触后,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李女士问题的原因进行诊断,对其困扰产生的时间,重要影响事件及个人成长经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上述小刘的工作内容属于()。
- A:心理动态诊断
- B:人格诊断
- C:分类诊断
- D:缘由诊断
答 案:D
解 析: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和分类诊断,心理动态诊断是对服务对象的人格的各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评估,缘由诊断是对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分类诊断是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作出判断。选D。
3、新入职的社会工作者小邱为丧偶的李奶奶提供个案服务。近期,李奶奶得知女儿生重病的消息,原本已平复的情绪再次跌入低谷,这让小邱非常沮丧。此时,小邱的督导者首先应该关注的是()
- A:小邱的负面情绪如何调适
- B:自己的督导工作是否有效
- C:小邱的工作量是否需要调整
- D:李奶奶女儿的病情是否严重
答 案:A
解 析:由题干“情绪跌入低谷、沮丧”可知,“首先”应该关注服务对象情绪问题。
4、在问卷设计中,问题排序非常重要,在关于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调查的问卷设计中,根据问题排序原则,排在最后的问题应是( )。
- A:下列三门考试中哪门最难?(1)“社会工作综合能力”(2)“社会工作实务”(3)“社会工作法规和政策”
- B:你对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有何建议?
- C:对于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你觉得必要性如何?(1)必要(2)可有可无(3)没
- D:对于你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贵单位的鼓励措施有些哪些?(1)补贴报名费(2)通过后予以奖励
答 案:B
解 析:关于排序,一般而言,被访者熟悉或感兴趣的、简单的、封闭式的问题可以置于前面,行为、态度、背景、敏感的问题放在后面。这利于被调查者较快进入状态,提高问卷回答的完整度。故本题选B。本题主要考查问卷与答案的设计细节性问题,属于重点掌握的内容。
5、问卷中问题指标属性分为状态、行为与态度三种,下列问题中,旨在了解被研究者“行为”的是()。
- A:你在哪个领域工作? (1)民政(2)教育(3)其他
- B:你属于哪个年龄段? (1)20岁以下(2)20~39岁(3)40~59岁(4)60岁及以上
- C:过去一个月你参加过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 (1)0次(2)1~2次(3)3-4次(4)5次以上
- D:你认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科目辅导老师的讲课水平? (1)不好(2)一般(3)好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问卷结构中的问题和答案。问题是问卷的核心所在,有态度、行为和状态三种类型。态度说明对某个议题的看法;行为代表实际行动状况;状态涉及人口社会特征、个人经历及其他信息。
多选题
1、社会工作者小刘就高空抛物问题举行社区居民会议。开始大家都沉默不语。小刘就点名让平时较活跃的老张先发言。老张讲了小区里一个高空抛物致人受伤的例子,引起共鸣。大家围绕这是违法行为还是违背公德行为,展开激烈争论。小刘最后对大家的争论内容进行了梳理总结。在此次居民会议中,小刘运用的技巧有()。
- A:关注
- B:邀请发言
- C:摘要
- D:转述
- E:聚焦
答 案:BC
解 析:提问和邀请发言。为了鼓励和协助与会者发表意见,带动讨论,让与会者有平等参与的机会,提问和邀请发言是常用的技巧。进一步说明和转述。当与会者所表达的意见不明确或者不完整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说明他们的意见,如“您刚才说希望居委会能出面解决问题,那您希望居委会在哪些方面做工作呢?”这也有助于其他与会者更准确地理解发言人的立场和观点,避免猜度和误会。聚焦。与会者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会出现离题或者纠缠于枝节问题或后续问题的情况,这时需要社会工作者运用聚焦的技巧,将与会者的注意力集中到讨论的主题上来,将会议带回既定的议程。摘要、综合和总结。在会议进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进行摘要、综合和总结。摘要的技巧是指将某些长篇的发言简化为几点重要意见,在讨论已进行一段或者将结束时把意见摘要地归纳出来,使与会者清楚地掌握会议和意见的重点。关注、赞赏和鼓励。社会工作者在主持会议时要采用积极的态度和语言,鼓励与会者多发言,让他们感觉到提出的意见受到重视。
2、个案工作服务中,评估常采用的方法包括( )。
- A:由社会工作同行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
- B:由社会工作者本人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
- C:由服务对象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
- D:由服务机构评估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工作开展状况
- E:由一同工作的志愿者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
答 案:ACD
解 析:个案工作服务中经常采用的评估方法有:①由服务对象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以及对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②由社会工作同行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③由服务机构评估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工作开展状况。为了准确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采用多种评估方法是比较有效的方式。
3、服务对象张爷爷是一位癌症晚期患者,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后,他希望回家养病,但家属不同意。为此,社会工作者小陆邀请张爷爷召开了家庭会议,最终满足了老人的心愿,不久,张爷爷在家中安详离世。小陆的做法体现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有()
- A:回应需要
- B:个别化
- C:最小伤害
- D:接纳和尊重
- E:维护社会正义
答 案:AD
解 析:考查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理解和把握。个别化是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社会地位等提供服务,最小伤害是社工要尽力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不受到侵害,根据题意,没有体现个别化和最小伤害;小陆的服务也是面向张爷爷本人而言的,E属于社会层面。
4、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大都结合社区发展的一些项目或活动来举行,以谋求社区居民和整个社区发展,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为实现这一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需强调和贯彻:( )。
- A:致力于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
- B:致力于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 C:致力于通过小组领袖的培养,培育有利于社区各方面发展所需的领袖人物
- D:致力于提升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
- E:致力于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答 案:ABCE
解 析:致力于提升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不属于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自始至终都要强调和贯彻的原则性的“工作意识”。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小组工作中社会目标模式的实施原则。
5、社会工作者小芳开展了一个军休老人康乐小组。在开展第一次小组活动时,小芳的工作重点应有( )。
- A:营造信任的小组气氛
- B:理清组员的期望
- C:解决组员间的价值冲突
- D:制定小组规范
- E:促进组员间的良性竞争
答 案:ABD
解 析:在小组工作的开始阶段小组工作者的重点任务在于帮助小组组员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因此,社会工作者应重点做好下列几项工作①协助小组组员彼此认识以消除陌生感。②帮助小组组员厘清对小组的期望,提高他们对小组目标的认识。③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④制定小组规范。⑤塑造信任的小组气氛。⑥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