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导游资格证 → 2023年09月24日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政策与法律法规》

2023年09月24日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政策与法律法规》

2023/09/24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政策与法律法规》9月24日专为备考2023年政策与法律法规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答 案:对

2、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的目的是满足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属于精神和文化消费,所以旅游纠纷所涉金额都比较高。

答 案:错

解 析:旅游纠纷因旅游及旅游消费的特性具有这样一个特点,即旅游消费需求属于精神和文化消费的范畴,与有形产品的消费显然不同,其所涉的实际标的额较小。

3、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行政法律行为。

答 案:错

解 析: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4、“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旅游者的市场主体地位。

答 案:错

5、旅行社不得要求导游人员和领队人员接待不支付接待和服务费用或者支付的费用低于接待和服务成本的旅游团队,不得要求导游人员和领队人员承担接待旅游团队的相关费用。

答 案:对

解 析:《旅行社条例》第三十四条旅行社不得要求导游人员和领队人员接待不支付接待和服务费用或者支付的费用低于接待和服务成本的旅游团队,不得要求导游人员和领队人员承担接待旅游团队的相关费用。

单选题

1、根据我国《旅游投诉处理办法》规定,投诉人( )以上,以同一事由投诉同一被投诉人的,为共同投诉。

  • A:5人
  • B:4人
  • C:3人
  • D:2人

答 案:B

解 析:《旅游投诉处理办法》第十四条 投诉人4人以上,以同一事由投诉同一被投诉人的,为共同投诉。

2、一旅游团在一餐厅就餐后,大部分旅游者都出现上吐下泻的现象,住院治疗后才恢复健康。经鉴定,该餐厅提供的菜品有毒。旅游者打算采取维权行动。下列是旅游者的一些维权措施,其中属于不当措施的是

  • A:请媒体曝光,并要求工商管理机关严肃查处
  • B:直接向餐厅索赔
  • C:直接提起诉讼,要求餐厅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等
  • D:直接提起仲裁,要求餐厅赔偿精神损失费

答 案:D

3、《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禁止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出售、利用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提供狩猎、进出口等证明,及依法附有的()

  • A:购买、检疫证明
  • B:猎捕、检疫证明
  • C:合法来源、检疫证明
  • D:合法来源、猎捕证明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七条第四款规定 出售、利用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提供狩猎、进出口等合法来源证明。出售本条第二款、第四款规定的野生动物的,还应当依法附有检疫证明。

4、实施《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禁止的违法犯罪行为或者为违法犯罪分子提供条件的,由县级公安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责令停业整顿()

  • A:1个月至3个月
  • B:3个月至5个月
  • C:3个月至6个月
  • D:1个月至6个月

答 案:C

解 析:《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 娱乐场所实施本条例第十四条禁止行为的,由县级公安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责令停业整顿3个月至6个月;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娱乐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5、旅行社和旅游者签订的旅游合同约定不明确或者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应当按照( )予以解释。

  • A:通常理解
  • B:旅游者的理解
  • C:旅行社的理解
  • D:旅行社或旅游者的理解

答 案:A

解 析:《旅行社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旅行社和旅游者签订的旅游合同约定不明确或者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有利于旅游者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多选题

1、导游用来调节游客情绪的方法主要有()。

  • A:补偿法
  • B:分析法
  • C:评判法
  • D:转移法
  • E:暗示法

答 案:ABDE

解 析:调节游客情绪的主要方法:
1、补偿法,是指针对游客某方面需要未得到满足所引起的情绪变化而采用相应的补偿措施,以满足其合理需求的方法。它分为物质补偿和精神补偿两个方面
2、分析法,是指引起游客情绪变化的原因无法改变又不能予以补偿时,向游客讲清原委,分析得失,以缓和游客的情绪,求得游客的理解和合作的方法。
3、转移法,是指通过新的刺激将游客的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中的方法。
4、暗示法,是导游人员用含蓄的言语或示意的举动来释解旅游者的疑虑和不安

2、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下列关于用人责任构成要件说法正确的是()

  • A:被用工者实施了侵权行为
  • B:存在用工关系
  • C:用工者与被用工者之间只能是劳动关系
  • D:在单位用工关系中,用人责任必须是单位的工作人员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
  • E:在个人劳务关系中,用人责任必须是被用工者因提供劳务造成他人损害

答 案:ABDE

解 析:用人责任,指被用工者因执行工作任务或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用工者所应承担的侵权责任。用人责任构成要件有:①用人责任成立的前提是被用工者实施了侵权行为;②存在用工关系;③被用工者因执行工作任务或劳务造成他人损害。在单位用工关系中,用人责任必须是单位的工作人员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在个人劳务关系中,被用工者因提供劳务而造成他人损害,用工者也要承担责任。

3、导游员张某在带团路经某商业大厦时,突然从大厦高处抛出一矿泉水瓶,将游客王某砸伤。关于砸伤王某的责任承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游员张某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侵权责任
  • B:顶层业主通过证明当日家中无人,可以免责
  • C:小区物业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侵权责任
  • D:如果无法查明矿泉水瓶是谁抛出,由可能加害的业主给予补偿

答 案:BD

解 析:据《侵权责任法》第87条,从建筑物上抛掷的物品致他人损害的,如果能够查明该建筑物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则由其承担侵权责任;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A已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顶层业主能够证明自己及家人不是侵权人,可以免责,不需要进行补偿。

4、合同是以( )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内容的民事法律行为。

  • A:设立
  • B:变更
  • C:撤销
  • D:解除
  • E:终止

答 案:ABE

解 析:合同是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

5、在风景名胜区内禁止进行( )活动。

  • A:开山、开矿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
  • B:乱扔垃圾
  • C: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
  • D:在景物或设施上刻画、涂污
  • E:举办大型游乐活动

答 案:ABCD

解 析:《风景名胜区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在风景名胜区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①开山、采石、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②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③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划、涂污;④乱扔垃圾。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