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导游资格证 → 2023年08月17日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2023年08月17日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2023/08/17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全国导游基础知识》8月17日专为备考2023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是北宋时期李诫撰写的《营造法式》。()

答 案:对

2、傣族最有特色的建筑是吊脚楼。

答 案:错

解 析:苗族、土家族的特色建筑是吊脚楼。

3、八仙传说故事先后见于唐代文人记载,至宋代最后定型。

答 案:错

解 析:八仙传说故事先后见于唐代文人记载,至明代最后定型。

4、回族人忌食猪肉,非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不能动手取水井或水塘里的水,日常递送物品必须用右手。()

答 案:对

5、澳门著名景点大三巴牌坊是中国传统式牌坊建筑。

答 案:错

解 析:大三巴牌坊的形状与中国传统牌坊相似,但不是中国传统式牌坊建筑。牌坊的建筑是巴洛克式,并有明显东方色彩的雕刻,包括代表中国和日本的牡丹及菊花图案,令她在全世界的天主教教堂中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大三巴牌坊为“澳门八景”之一,是澳门的象征,位于炮台山下,左邻澳门博物馆和大炮台名胜,是圣保禄大教堂的前壁遗址。圣保禄大教堂始建于1637年。1835年,一场大火烧毁圣保禄大教堂,仅残存了现在的前壁部分。

单选题

1、壮族素有()的美誉

  • A:铜鼓之乡
  • B:孔雀之乡
  • C:软玉之乡
  • D:鱼米之乡

答 案:A

解 析:铜鼓是壮族极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之一。

2、下列不属于孔府菜代表菜的是()。

  • A:诗礼银杏
  • B:怀抱鲤鱼
  • C:雪梨鸡片
  • D:八仙过海

答 案:C

解 析:雪梨鸡片是官府菜,随园菜代表。

3、被誉为“百岛之城”之称,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是()。

  • A:伯尔尼
  • B:惠灵顿
  • C:梵蒂冈
  • D:威尼斯

答 案:D

解 析:因水而美,因水而繁荣,素有“水城”、“百岛城”之美誉。威尼斯水城是文艺复兴的精髓,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没有汽车的城市,像一个漂浮在蓝波上浪漫的梦。

4、有康熙、乾隆御题72景的著名园林是()。

  • A:避暑山庄
  • B:颐和园
  • C:北海公园
  • D:拙政园

答 案:A

解 析:承德避暑山庄大小建筑有120多组,其中康熙以四字组成36景,乾隆以三字组成36景,这就是山庄著名的72景。

5、巴西的标志性建筑是()。

  • A:巴西利亚的三权广场
  • B:圣保罗市的圣保罗大教堂
  • C:圣保罗市的意大利大厦
  • D:里约热内卢的耶稣雕像

答 案:A

解 析:三权广场,是巴西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巴西旅游必到景点之一。

多选题

1、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包括的要素有()。

  • A:山
  • B:池沼
  • C:台
  • D:岛
  • E:桥

答 案:ABC

解 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而且在园林中构亭营桥,种植花木。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

2、传统的维吾尔族住房特点有()。

  • A:砖木结构
  • B:开天窗
  • C:屋顶平坦
  • D:室分夏冬室
  • E:大门开在西侧

答 案:BCD

解 析:维吾尔族的建筑物有其独特风格。维吾尔族群居一般是“阿以旺”式住宅,房屋连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平面布局灵活,前室称“阿以旺”,又称夏室,开天窗,有起居会客等多种功能,后室称冬室,做卧室,一般不开窗。

3、颐和园风景游览区以万寿山为中心,可分为()。

  • A:前山景区
  • B:后山景区
  • C:昆明湖
  • D:须弥灵境
  • E:万宝塔

答 案:ABC

解 析:现在的颐和园是万寿山和昆明湖的总称,总面积290公顷。全区布局可分为政治活动区、生活居住区和风景浏览区三个部分。政治活动区以仁寿宫为主体,是召见群臣、处理朝政的地方;风景浏览区是以万寿山为中心,分为前山、昆明湖、后山三部分;乐寿堂是其寝宫。

4、岭南“四大园林”,分别是()。

  • A:梁园
  • B:个园
  • C:余荫山房
  • D:清晖园
  • E:可园

答 案:ACDE

解 析:岭南四大园林指的是顺德的清晖园、佛山的梁园、番禺的余荫山房及东莞的可园。

5、下面关于袁宏道的介绍,正确的有()。

  • A: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 B:明代文学家,明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年)进士
  • C:官至吏部郎中
  • D:袁宏道是“公安派”的创始者和领袖人物
  • E:在文学上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

答 案:BCDE

解 析: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
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
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世人认为袁宏道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