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导游资格证 → 2023年08月14日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导游业务》

2023年08月14日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导游业务》

2023/08/14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导游业务》8月14日专为备考2023年导游业务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在旅游团归国时,领队首先应带领旅游者接受入境边防检查。

答 案:错

解 析:首先接受的是检验检疫,之后是入境边防检查,最后是海关检查。

2、如果导游在机场未接到应接的散客旅游者,应与司机配合,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寻找至少1个小时。

答 案:错

解 析:如果导游在机场未接到应接的散客游客,应与司机配合,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寻找至少20分钟,而不是1小时。

3、导游人员对西方客人不可用自谦式的自我介绍方式,否则会使游客对你产生不信任感。

答 案:对

解 析:对东方游客用自谦式自我介绍未尝不可,但对西方客人大可不必用这种自谦式,否则会使游客对你产生不信任感,更有甚者,游客会提出调换导游。

4、为了预防漏接事故,导游人员应保证按规定提前15分钟到达接站地点。

答 案:错

解 析:为了预防漏接事故,导游人员应保证按规定提前30分钟到达接站地点。

5、游客下肢骨折后大量出血,上止血带的时间应不超过3小时。

答 案:错

解 析:游客下肢骨折后大量出血,上止血带的时间应不超过1.5小时

单选题

1、乘坐国内航班离站的散客旅游者,如果从中、小机场起飞,导游员应掌握好时间,使其提前()到达机场。

  • A:30分钟
  • B:1小时
  • C:2小时
  • D:3小时

答 案:C

解 析:如散客旅游者乘国内航班离站,若从中、小机场起飞,导游人员应掌握好时间,使散客旅游者提前2小时到达机场;若从大型机场起飞,应提前3小时抵达机场;如散客旅游者乘国际航班离站,必须使游客提前3小时到达机场;如散客旅游者乘火车离站,应使游客提前1小时到达车站。

2、导游带领旅游团乘坐国内航班飞机需提前()小时到达机场。

  • A:1
  • B:2
  • C:3
  • D:4

答 案:B

解 析:乘国内航班提前120分钟到达机场,乘国际航班离境提前180分钟到达机场,乘火车、轮船提前60分钟到达车站或码头。

3、一位华侨回国旅游时不慎丢失护照,导游人员协助其补办证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由地接社开具遗失证明
  • B:到当地公安局开遗失证明
  • C:到侨居国驻华使馆补办新护照
  • D:去当地公安部门办理签证手续

答 案:A

解 析:华侨若丢失中国护照和签证,导游员要向旅行社汇报,并请开具证明。其次,请失主准备照片并持旅行社证明到市级公安局(或授权的公安机关)报失,申办新护照。然后去其侨居国驻华使、领馆办理入境签证。这一切费用也是失主自理。

4、游览杭州西湖,导游人员在向游客讲解了西湖的科学成因后,又介绍“西湖明珠自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的传说。这种导游手法是()。

  • A:画龙点睛法
  • B:触景生情法
  • C:突出重点法
  • D:虚实结合法

答 案:D

解 析:虚实结合法就是在导游讲解中将典故、传说与景物介绍有机结合,即编织故事情节的导游方法。所谓“实”是指景观的实体、实物、史实、艺术价值等,而“虚”则指与景观有关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趣闻逸事等。本题中讲解西湖的科学成因即为“实”,介绍西湖的传说即为“虚”。

5、乘坐国内航班,为了防止发生误机事故,导游人员应带团提前()分钟到达机场。

  • A:40
  • B:60
  • C:90
  • D:120

答 案:D

解 析:一般来讲,乘火车或轮船应提前1小时到达火车站或码头;乘国际航班出境应提前3小时到达机场;乘国内航班应提前2小时(120分钟)到达机场。

多选题

1、如全团统一提出更换游览项目,导游人员应()。

  • A:请示接待社计调部门
  • B:直接与组团社联系
  • C:请接待社计调部门与组团社联系,同意后方可更换
  • D:婉言拒绝
  • E:断然拒绝

答 案:AC

解 析:如果全团游客提出更换游览项目,导游应与接待社计调部门联系,尽可能调换,但不要在未联系妥当之前许诺;如接待社无法调换,导游应向游客耐心解释,并说明票已订好,不能退换,请其谅解。

2、领队在带团出境前夕应为旅游者做好的工作有()。

  • A:仔细核实旅游者的证件和签证
  • B:向旅游者宣讲出境注意事项
  • C:提醒旅游者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
  • D:向旅游者宣讲旅游行程安排
  • E:提醒旅游者遵守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

答 案:ABCE

3、某外国游客不慎丢失了一款数码相机,导游应采取的措施有()。

  • A:请失者仔细回忆丢失的经过、时间和地点
  • B:了解丢失的数码相机的品牌、型号、特征和价值
  • C:帮助该客人到可能丢失的地方去寻找
  • D:立即向公安机关和有关保卫部门报案
  • E:带领该客人到省级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办理有关手续,并出示“中国海关行李申报单”

答 案:ABCE

解 析:(一)境外旅游者丢失钱物的处理
境外旅游者若丢失了钱物,导游人员应急客人之所急,千方百计地帮助寻找,应采取的措施是:
(l)首先稳定失主的情绪,让其仔细回忆丢失的经过,丢失的时间、地点。
(2)了解丢失物品的数量、形状、特征、价值。
(3)仔细分析丢失的原因和性质,是不慎丢失还是被盗。若是不慎丢失,导游人员应积极帮助寻找。
(4)若是被盗,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或有关保卫部门报案(特别是贵重物品),并积极配合他们早日破案,挽回不良影响和损失。若不能破案,导游人员要做好失主的安慰工作,并按遗失的具体物品情况进行处理。
(5)及时向接待社领导汇报,听取其指示。
(6)若丢失的是贵重物品,由接待社出具遗失证明,失主持旅行社证明、本人护照或有效身份证件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填写“失物经导游业务过说明”,列出遗失物品清单。
(7)若遗失的是入境时已向海关申报而出境时需带出的物品,则要向公安局出示“中国海关行李申报单”。
(8)若遗失的是“中国海关行李申报单”,则要在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申办“中国海关行李申报单报失证明”。
(9)若遗失的是已在境外办理了财产保险的物品,而在领取保险时需要证明,则可在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申办“财物报失证明”。
( 10)若遗失的是旅行支票、信用卡等金融票证,在向公安机关报失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银行或发卡公司挂失。

4、旅游团抵达旅游景点游览之前,地陪应向旅游者讲清的问题有()。

  • A:游览结束后的集合时间和地点
  • B:旅游车的型号、颜色、标志和车号
  • C:进入景点后的游览线路
  • D:游览景点的位置及其周边情况
  • E:游览中的注意事项及安全

答 案:ABCE

5、为了达到友好交流的目的,导游在同游客交谈时,()。

  • A:态度要真诚,语气要平和
  • B:重点问题要反复强调
  • C:语言要丈雅、得体
  • D:要多留时间让对方说话
  • E:目光要坦率、诚实

答 案:ACDE

解 析:与游客交谈,导游人员在谈话时态度要真诚、语气要平和,不要摆出傲慢的姿态,以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谈话时的目光要坦率、诚实,要目视游客,不要躲躲闪闪,惶恐不安;谈话的内容要有中心,简洁明了,不要言过其实,夸夸其谈;谈话的语言要文雅、得体,表达要恰如其分,谦虚要适当,赞扬对方不宜过分,要避免使用一些生僻难懂的词语,不要乱用俚语。谈话中要注意留有余地,要多留时间让对方说话,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要注意游客的表情,判断其有无兴趣。俗语说“话不投机半句多”.要适可而止。交谈结束时要有礼貌地分手。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