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全国导游基础知识》7月28日专为备考2023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甲骨文全部是象形字。
答 案:错
解 析: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的一种初步的定型文字。它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因为这时候的文字多是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过来的。
2、信仰东正教的少数民族有俄罗斯族、鄂温克族等。
答 案:对
3、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是北宋时期李诫撰写的《营造法式》。()
答 案:对
4、台北101大楼为台北的地标建筑。
答 案:对
解 析:台北101大楼位于台北市信义区,是台北市的地标建筑,2004年启用。楼高509米,地上101层,地下5层。在世界高楼协会颁发的证书里(2010年以前),台北101大楼当时拥有“世界高楼”四项指标中的三项世界之最,即“最高建筑物”(509米)、“最高使用楼层”(438米)和“最高屋顶高度”(448米)。目前,世界第一高楼是阿联酋在2010年建成的哈利法塔,高度为828米。但这宝座还没保持多少年,不久就将被在建的沙特1007米的王国塔,或者在计划中的上海打造1228米高的超群大厦超越。
5、印度教徒奉牛为神明,进入印度教寺庙时,身上绝不可穿戴牛皮制造的衣物,如皮鞋、皮带、表带、钱包、手提包等。
答 案:对
解 析:在印度,你若要进入印度教的寺庙,身上绝不可穿以牛皮制造的东西,穿上牛皮制造的东西,会被视为犯了禁戒,皮鞋、皮表带、皮带、手提包等牛皮制品,都不得入其寺门。
单选题
1、壮族素有()的美誉
- A:铜鼓之乡
- B:孔雀之乡
- C:软玉之乡
- D:鱼米之乡
答 案:A
解 析:铜鼓是壮族极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之一。
2、确定党和人民踏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的转折点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 B:十二大
- C:十三大
- D:十四大
答 案:A
解 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我国改革开放由此拉开了序幕,邓小平理论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党和人民踏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一个伟大的转折点载入党的光辉史册。
3、瑞士联邦的首都是()。
- A:日内瓦
- B:伯尔尼
- C:苏黎世
- D:洛桑
答 案:B
解 析:伯尔尼,是瑞士的联邦政府所在地,位于瑞士伯尔尼高地,是仅次于苏黎世、日内瓦和巴塞尔的第四大城市,也是伯尔尼州的首府。
4、在园林中,当水面很小时,可用乱石为岸,此种理水方法是()。
- A:掩
- B:隔
- C:破
- D:挑
答 案:C
解 析:三为破。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齿,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5、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儒家尊奉为“亚圣”的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朱熹
答 案:B
解 析:孟子,名轲。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门下。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被后人视为儒家正统,尊为亚圣。
多选题
1、中国古代木构架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
- A:抬梁式
- B:穿斗式
- C:歇山式
- D:井干式
- E:卷棚式
答 案:ABD
解 析:中国古代建筑主要以木结构形式为主,主要三种基本形式:枱梁式、穿斗式、井干式。
2、以下陵墓中,封土形式为方上的有()
- A:秦始皇陵
- B:汉茂陵
- C:唐乾陵
- D:明十三陵
- E:清东陵
答 案:AB
解 析:秦汉两代的陵墓采用“方上”,陵墓的上部是方形平顶,犹如方形锥体被截去顶部,故名“方上”。
3、在主景的前面或两侧添加建筑物或植物的构景手法叫作()。
- A:抑景
- B:添景
- C:夹景
- D:对景
- E:框景
答 案:BC
解 析:抑景是弱化景观的一种景观组织手法,有欲扬先抑之意,一般设在园林入口处;添景是在远方景点和观赏者之间增添乔木、花卉等作为过渡景,让景色丰满有深度;夹景是当孤立的景点在远方,两侧空旷时,用园林建筑、假山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该景点突出有诗情画意。
4、道家的代表作有()。
- A:《胡非子》
- B:《韩非子》
- C:《道德经》
- D:《庄子》
- E:《法经》
答 案:CD
解 析:道家代表作有《道德经》、《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管子》。
5、长江三峡包括了()。
- A:瞿塘峡
- B:西陵峡
- C:巫峡
- D:龙门峡
- E:虎跳峡
答 案:ABC
解 析:长江三峡指的分别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