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7月17日专为备考2023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社会工作的要素中,最核心的部分是( )。
- A:专业价值观
- B:服务对象的需求
- C:社会工作者的素质
- D:助人活动
答 案:D
解 析: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依据其价值观向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或服务的行动,也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互动及合作的过程,它是社会工作的外在表现。助人活动将受助者的需求与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活动连接起来,并通过连续的活动去实现社会工作的目标。由此看来,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最核心的部分,没有助人活动将各种要素连接起来就没有社会工作。
2、老李是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因患病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影响了家庭基本生活。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老李应当向()提出贫困资助申请。
- A:村民委员会
- B:村民代表会议
- C:乡镇人民政府
- D: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答 案:C
解 析:《低保审核办法》规定,申请低保应当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或者其代理人以户主的名义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受申请人委托,村(居)民委员会可以代其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交低保书面申请及其相关材料。
3、社会工作者小李的工作内容是为城市无家可归者提供基本生活物资帮扶、政策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该服务领域属于()。
- A:社区社会工作
- B: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 C:家庭社会工作
- D: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答 案:D
解 析: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是针对社会救助对象开展的社会服务。社会救助是政府或社会服务机构对物质生活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提供的物质及社会关系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社会救助首要的是向困难人群发放食物、生存物资和金钱,以保障他们免于饥饿、疾病,保障其生命安全。但是社会救助的任务又不止于此。除此之外,还应该向他们提供政策的、心理的帮助,增强他们应对生存困境的能力。
4、大多数同龄的孩子上学时都很健康,一个孩子一到学校就犯病,这显然是一种偏差行为。这是根据()进行判断的。
- A:统计学标准
- B:行为适应性标准
- C:个体主观体验
- D: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
答 案:A
解 析:统计学标准是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常用标准之一,即大多数人相似或一致的行为在统计学上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偏离统计上的正常行为值则会被认为是偏差行为。
5、社会工作者小程计划运用发展模式,为社区内亲子关系紧张的家庭开展小组活动,下列小组活动中,体现出发展模式中“使能者”原则的是()
- A:“七嘴八舌话困境”:讨论家庭当前面临的亲子问题
- B:“换个角度看家庭”:以角色扮演再现家庭沟通模式
- C:“齐心协作立契约”:开放讨论小组应当遵循的约定
- D:“立足当下寻资源”:发掘自身资源并寻找解决方案
答 案:D
解 析:发展模式下的小组工作,特点是鼓励组员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积极表达自己并找出小组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形成积极的小组互助关系,促进组员和小组的共同成长。为此,社会工作者在运用发展模式时,应坚持贯彻以下两个原则:一是积极参与原则。即要协调和鼓励组员在小组活动中,主动表达自己的困惑或者对发展的建议,积极分享和学习自我发展的经验。二是"使能者"原则。即要支持、帮助小组组员通过各种活动,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和分享,更要发展认知、激发潜能,提升级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整合社会资源及自我发展的能力。
多选题
1、学生小勇在课后欺凌同学,学校社会工作者王老师发现后对此事进行处理。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王老师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 A:立即制止小勇的错误行为
- B:对被欺凌的同学及时给予心理辅导
- C:嘱咐被欺负的同学不要声张,以保护学校声誉
- D:对小勇父母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 E:主动联系小勇和被欺负同学的父母参与处理欺凌事件
答 案:ABDE
解 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A正确,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E正确;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B正确;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D正确。
2、社区矫正对象老张回到社区后,觉得邻居都瞧不起自己,情绪很低落。社会工作者小王为他推荐了几份工作,都被老张以太累或时间不合适等理由婉拒。近日老张找到小王,明确表示自己不愿工作,让小王为其直接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小王适宜的做法有()
- A:以服务对象为本,接受老张的请求
- B:与老张进行深入交流,鼓励他自食其力
- C:咨询专业督导者,商议解决问题的办法
- D:主动倾听老张的苦恼,帮助他调整心态
- E:向老张说明其不符合政策要求,终止服务
答 案:BD
解 析:A选项,服务对象为本是正确的,错误在后面接受老张的请求,老张的请求是不愿工作,让小王为其直接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不符合老张长远的利益。C选项,服务对象问题的决心需要服务对象的参与,小王可以咨询督导的意见,不能直接和督导商议解决问题的办法。E选项,低保的政策是要去看家庭人均收入,E直接说不符合和终止服务是错误的。
3、阿美35岁时经人介绍嫁给了同龄的丈夫,婚后四年生下女儿妞妞,但她的丈夫一直想要儿子传宗接代,对妻女漠不关心。阿美身体不好,便辞职在家专心照顾孩子,全家生活来源都依靠丈夫的工资。女儿出生半年以来,丈夫常常愁眉不展,尤其是半夜听到妞妞的哭闹声,就会大发雷霆摔东西,并对阿美破口大骂。看着弱小的女儿,阿美整日担惊受怕,情绪也很不稳定,感到非常无助。根据中年阶段的主要特征,阿美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 A:因孩子营养不良产生愧疚感
- B:丈夫出现的更年期综合症
- C:家庭负担重及身心压力增大
- D:来自丈夫的家庭暴力行为
- E:焦虑抑郁不安等情绪的困扰
答 案:CDE
解 析:中年阶段面临的问题包括:早衰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婚外恋、家庭暴力等。题中阿美丈夫的行为对家庭产生了不良影响。A为无关项;B不符合更年期的年龄特征,且题目问的是阿美面临的问题,故AB不选。
4、社区内的资源主要包括( )。
- A:公共设施
- B:业主委员会
- C:医疗单位
- D:居民的自助小组
- E:金融机构
答 案:ACE
解 析:ACE
5、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基本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人类要适应社会环境
- B:社会环境决定个人行为
- C: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具有平衡性
- D: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 E:各年龄人群的行为受社会环境影响的程度相同
答 案:AD
解 析: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1、人们要适应社会环境;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B错;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E错误;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C错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