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7月12日专为备考2023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在一次个案工作面谈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有如下对话:服务对象:“最近我的状态不太好,快要到期末了,估计又有三门课要不及格了。我担心再这样下去,学校会让我退学,我其实也很想好好学习。”社会工作者:“我能理解,但您的想法与行动有一定的差距,您对此有什么打算吗?”上述对话体现社会工作者运用的专业技巧是()
- A:对质
- B:建议
- C:忠告
- D:对焦
答 案:A
解 析:B建议。社会工作者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提供有利于服务对象改善生活状况的建设性意见。为了避免服务对象的反感,社会工作者在提供建设性意见时需要避免使用"必须一定"的词句,尊重服务对象自己的选择。例如,社会工作者可以建议"这样的情况有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它们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你自己的解决办法。"?C忠告。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指出某些行为的危害性或者必须采取的行为。在提供忠告时,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强调的语气,直接指出面临的危害和必须采取的行为,但需要避免强迫服务对象。?A对质。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让服务对象面对自己在行为、情感和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当服务对象发现自己的行为、情感和认识不一致时,通常会一些不愉快的感受,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对质把服务对象的注意力集中在未来可改变的方面,而不是仅仅关注谁的责任。例如,社会工作者可以向服务对象提出自己的疑问您的想法与行动有一定的差距,您对此有什么打算吗?"题干中社会工作者表述道:“我能理解,但您的想法与行动有一定的差距,您对此有什么打算吗?”可看出运用的专业技巧是对质,故选A选项。
2、下列不属于阿尔德弗尔的ERG观点的是( )。
- A: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
- B:当较高级需要受到挫折时,可能会降而求其次
- C: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一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
- D: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答 案:D
解 析:ERG理论的特点包括三个方面:①ERG理论并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认为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可能没有这种上二升趋势;②ERG理论认为,当较高级需要受到挫折时,可能会降而求其次;③ERG理论还认为,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一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这就与马斯洛的观点不一致了。
3、社会工作者小乔在某中学为老师开设性别平等教育小组。小乔在一次小组活动结束后撰写小组记录,回顾和梳理组员的表现:组员沉默、观望者较多,有的组员经常询问在小组中应该做什么;组员之间比较客气礼貌,相互之间讨论较少,此时,该小组最有可能处于()。
- A:开始阶段
- B:转折阶段
- C:成熟阶段
- D:结束阶段
答 案:A
解 析:在小组的开始阶段,由于初入小组,组员往往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故在心理和行为上容易出现矛盾、困惑和焦虑等问题。 1.矛盾的心理与行为特征;2.小心谨慎与相互试探;3.沉默而被动;4.对社会工作者的依赖性。依据题干,组员“沉默,观望者较多,讨论较少”等特征,说明正处于开始阶段,故选A。
4、社会工作者老李为10岁的困境儿童小蕾提供服务。老李评估发现,小蕾母亲因残疾无法正常工作,父亲因抢劫刚刚入狱服刑,尽管小蕾家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后能维持基本生活,但小蕾觉得会被社区其他孩子看不起,一直郁郁寡欢。下列老李的服务中,体现促进小蕾与社会环境相互适应功能的是()
- A:邀请小蕾参加社区举办的兴趣小组
- B:协助小蕾母亲申请残联的残障补贴
- C:协调小蕾定期联系正在服刑的父亲
- D:联系小蕾亲戚商议其日常生活照顾事宜
答 案:A
解 析:社会工作要促成人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解决问题和增强能力使服务对象能应对来自环境的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通过调动环境中的资源和改善环境,向服务对象提供更多支持。知识点:社会工作的功能
(
5、根据《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康复工作应当()。
- A:以社区康复为基础,康复机构为依托
- B:以康复机构为基础,社区康复为依托
- C:以机构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
- D:以社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
答 案:D
解 析:此题暂无解析
多选题
1、在生存一关系一成长理论中,阿尔德弗尔提出了人的三种基本需要: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其中,成长需要对应的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
- A:生理需要
- B:安全需要
- C:归属需要
- D:尊重需要
- E: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 案:DE
解 析:ERG理论是阿尔德弗尔(C.P.Mderfer)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密切相关但有些不同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1)生存需要,这类需要关系到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农、食、住以及工作组织为使其得到这些因素而提供的手段,这实际上相当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2)关系需要,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的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它相当于马斯济需要层次论中的感情上的需要和一部分尊重需要;(3)成长需要,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才能得到满足,这相当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
2、社会工作者最常面临的压力来源包括( )。
- A:来自工作压力
- B:来自社会快速变化发展的压力
- C:来自服务对象的压力
- D:来自服务机构的行政压力
- E:来自社会对社会工作认识的压力
答 案:ACDE
解 析:社会工作者最常面临的压力来源包括(1)来自服务对象的压力;(2)来自工作压力;(3)来自服务机构的行政压力;(4)来自社会对社会工作认识的压力。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者最常面临的压力来源,根据实际情境理解社会工作者来自这四个方面的压力。
3、小林以F机构为样品,开展个案研究,目的是了解项目化运作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影响。关于该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该研究能更多地体现F机构发展的个别性特点
- B:该研究需要严格按照预定步骤进行各项研究工作
- C:该研究可以帮助形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
- D:该研究结果可以反映F机构所在地域的所有机构发展的情况
- E:该研究收集的资料包括F机构的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和服务档案等
答 案:ACE
解 析:本题考查个案研究的特点。个案研究,更多地体现研究的“对象”维度品性,强调研究对象的个别性。由于可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难以仅仅参照某种方法的操作步骤进行各项工作。个案研究依托分析性概括,彰显了其辅助理论构建的重要力量。个案研究具有手段和资料多元化的特点,访问记录、观察记录、个人文稿、官方文献、新闻报道、他人评论等都是重要的资料载体。
4、王先生向社会工作者表示因生意失败,导致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社会工作者所做的工作应包括( )。
- A:鼓励求助对象积极面对改变
- B:明确求助对象的改变要求
- C:确认求助对象的受助身份
- D:收集资料
- E:与服务对象签订协议
答 案:ABC
解 析:题中表述的是个案工作接案阶段的情形,在接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通常面临三项基本的任务:①鼓励求助对象积极面对改变;②明确求助对象的改变要求;③确认求助对象的受助身份。
5、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是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之一,其具体内容包括( )。
- A:提醒居民认清个人存在问题的本质
- B:鼓励居民提升学历水平
- C:使居民有做慈善的动机
- D:使居民认识到自己有权利反映和表达自己的意见
- E:使居民认识到个人有责任履行公民的义务,使社区资源和权力能够平等分配
答 案:ADE
解 析:社区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社区居民认识到,反映和表达自己的意见是其拥有的权利,而个人也有责任去履行公民的义务,关心社区问题,改善社区关系,使社区资源和权力能够平等分配。社会工作者也提醒居民要认清个人存在问题的本质,强调这些问题并不完全是个人问题,而是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制度有关。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