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社会工作者(初级) → 2023年05月11日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

2023年05月11日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

2023/05/11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5月11日专为备考2023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社会工作者小姜在某康复中心为精神障碍者家属开展小组服务,在小组中,小姜向组员介绍精神康复知识与精神障碍者相处技巧,并向组员传授缓解照顾压力的方法,小姜主持的这个小组属于( )。

  • A:教育小组
  • B:成长小组
  • C:支持小组
  • D:治疗小组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教员小组,教导组员学习相关知识和技巧。

2、在定量研究的准备阶段,建立研究假设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研究假设“社会工作者实务能力越强,服务对象积极改变的可能性越大”是()。

  • A:差异式假设
  • B:因果式假设
  • C:条件式假设
  • D:乘数式假设

答 案:C

解 析:定量研究建立研究假设阶段,假设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假定。研究者可以根据实践经验、考察信息、资料回顾等方法,提炼所需探讨的变量关系。研究假设通常可以采用条件式和差异式两种形式。条件式假设,如“社会工作者应变能力越强,服务对象积极改变的可能越大”;差异式假设,如“男女失业者在得到同样的货币福利后,其求职行为有所区别”,研究者应该根据实际研究的目标,提出合适的研究假设。故正确答案选C。

3、学校社会工作者小王发现他所服务的小学里有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索要财物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小王制定了干预方案,其中属于针对学校进行的干预措施是(  )。

  • A:纠正欺负者的攻击行为
  • B:帮助学生家长改正错误的教养方式
  • C:提升受欺负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技能
  • D:指导教师在班级内开展“反欺负行为”班会

答 案:D

解 析:由题干显然可知:AC项是针对个人进行的干预措施;B项是针对家长进行的干预措施。正确答案为D。
知识点:学龄阶段

4、大多数同龄的孩子上学时都很健康,一个孩子一到学校就犯病,这显然是一种偏差行为。这是根据()进行判断的。

  • A:统计学标准
  • B:行为适应性标准
  • C:个体主观体验
  • D: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

答 案:A

解 析:统计学标准是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常用标准之一,即大多数人相似或一致的行为在统计学上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偏离统计上的正常行为值则会被认为是偏差行为。

5、社会工作研究的定义实证主义产生于(  )。

  • A:16世纪
  • B:17世纪
  • C:18世纪
  • D:19世纪

答 案:D

解 析:实证主义方法论产生于l9世纪30~40年代,由孔德首先提出,后来得到进一步完善。

多选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我国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方式主要有(  )。

  • A:家庭保护
  • B:学校保护
  • C:朋友保护
  • D:自我保护
  • E:司法保护

答 案:ABE

解 析:ABE

2、影响小组大小的因素包括(  )。

  • A:小组目标
  • B:小组类型
  • C:组员的社会背景
  • D:组员的学历
  • E:组员的成熟度

答 案:ABE

解 析:ABE

3、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大都结合社区发展的一些项目或活动来举行,以谋求社区居民和整个社区发展,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为实现这一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需强调和贯彻:(  )。

  • A:致力于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
  • B:致力于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 C:致力于通过小组领袖的培养,培育有利于社区各方面发展所需的领袖人物
  • D:致力于提升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
  • E:致力于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答 案:ABCE

解 析:致力于提升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不属于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自始至终都要强调和贯彻的原则性的“工作意识”。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小组工作中社会目标模式的实施原则。

4、问卷设计中,问题的排列顺序一般遵循的原则有( )。

  • A:个人背景居首
  • B:客观题在前,主观题在后
  • C:封闭式问题放在后面
  • D:开放式问题放在前面
  • E:敏感性问题放在后面

答 案:ABE

解 析:问卷设计中问题的排列顺序,一般而言,个人背景居首;客观题在前,主观题在后;熟悉、简单、对方感兴趣、封闭式问题置于前面;行为、态度、敏感的问题放在后面。这样有利于被调查者较快进入状态,提高问卷回答的完整度。

5、小明今年18岁,父亲是一个长途卡车司机,母亲是某商店售货员,对小明管教较少。小明小学阶段成绩较好,毕业后升入一所寄宿中学。由于他认识了一伙爱玩网络游戏的朋友,加之自律性比较差,整日沉迷于网络,经常逃学,成绩也一落千丈,常受老师的批评,最终不得不退学回家,现整天在社区和街头游荡。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分析,小明的成长过程中,(  )因素导致了现存问题。

  • A:家庭管理
  • B:学校教育
  • C:朋辈群体
  • D:社区邻里
  • E:街头报摊

答 案:ABC

解 析: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家庭教养模式。小明的家庭所形成的家庭教养模式为放任型,在放任型家庭教养模式下,孩子由于得不到必要指导和正常约束,会形成缺乏自信、自制力差、不负责任、情绪波动异常、待人处事具有攻击性、易受诱惑、做事权宜敷衍、缺乏理想等心理倾向。此外,小明的朋辈群体及其学校教育都对其生活和性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