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专升本) → 2023年10月06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

2023年10月06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

2023/10/06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10月6日专为备考2023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

  • A:乐府
  • B:词
  • C:赋
  • D:散曲

答 案:D

解 析:《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2、下列括号中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 A:盘庚不为恕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度义而后动:考虑到这样做是适宜的,然后采取行动。
  •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而皆自于人欤:而都是由于人为的缘故呢?
  • C:(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姜氏何厌之有:姜氏讨厌什么呢?
  • D: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却宾客以业诸侯:拒绝宾客而使诸侯成就功业。

答 案:C

解 析:“姜氏何厌之有”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其正常语序为“姜氏有何厌之”;“厌”是“满足”的意思,可译为姜氏的欲望哪有满足的时候呢?

主观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借“炉中煤”来抒情,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答 案:(1)这首诗将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抒发了对其的爱意和思念,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2)托物言志,借对年青的女郎爱意来言对祖国的热爱。

2、九斤老太的“康健”有何象征意义?

答 案:九斤老太的康健象征着封建、保守、复旧思想仍然根深蒂固。

填空题

1、《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

答 案:女神

2、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作题

1、题目:荣辱要求:(1)以议论为主;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荣指光荣,辱指耻辱。“荣辱”是一个辩证的话题,写作时可以论证何为荣,何为辱,也可以谈对荣誉应持的正确态度,和荣辱对个人的影响。注意兼顾话题两个方面。【经典事例】
1.杰出物理学家法拉第一生曾获过94个荣誉头衔和奖励,但他从不为这些荣誉沾沾自喜。有人问他为什么把奖章藏起来秘不示人,他说:“我不能说这些荣誉不珍贵,不过我从来不是为了追求这些荣誉工作的。”
2.德国的波恩大学为了表彰巴斯德的杰出研究成果,给他寄来名誉博士证书。可是在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侵占了法国的大片领土,巴斯德非常愤怒,他立即将名誉学位证书返还给波恩大学,以表示对德国侵略者的抗议。
【名人名言】
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仲
2.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荀子
3.避开耻辱,但别去追求荣耀,没有什么东西的代价比荣耀的代价更大。——西德尼·史密斯
4.荣誉不能寻找,任何追求荣誉的做法都是徒劳的。——歌德
5.最可耻的,却是那些袭父祖的余荫,不知绍述先知,一味妄自尊大的人。最好的光荣应该来自我们自己的行动,而不是倚恃家门。——莎士比亚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烈日。沙漠。两个焦渴疲惫的旅人,取出唯一的水壶,摇了摇。一个说:“哎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个却高兴地说:“真幸运,我们还有半壶水!”其实,人生中的许多事就像那半壶水一样。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就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
请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社会是多元的。换一个角度,需要转变思维,需要勇气和智慧。换一个角度可以有新的发现或创新,可以改变人的心情。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换一种眼光来看,盲目地换眼光会使人走入极端,失去判断问题的依据。【经典事例】
1.一百多年前,美国曾掀起淘金浪潮,许许多多的人为使自己富裕起来,纷纷涌向淘金地;另有极少数的人不去淘金,他们为使淘金者快速到达目的地办起了客运公司,为使淘金者生活便利办起了百货公司、邮局、娱乐场。几年后当大部分蜂拥而去的淘金者依旧是穷人的时候,这些极少数未随大流的人却富了起来。
2.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儿子,一个卖伞,一个刷墙,这使老太太天天提心吊胆,闷闷不乐。因为天晴的时候她担心伞卖不出去,下雨的时候她又发愁无法刷墙。后来一个聪明人告诉她:“要换一个角度想一想,下雨的时候伞卖得多,天晴的时候墙刷得好,什么时候都不错。”老太太听后,天天笑逐颜开。
【名人名言】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
3.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是大而酸的,另一种就是小而甜的。一些人拿到大的会抱怨酸,拿到甜的会抱怨小;而有些人拿到小的就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的就会感谢它是大的。——蔡志忠

简答题

1、文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 案:①举例论证②对比论证

2、作者为什么认为伟大的作品都有相当的长度?

答 案:①表达繁复深刻的思想与情绪需要相当的长度。②作品艺术的完整也需要相当的长度。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