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共基础知识》9月29日专为备考2023年公共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价值追求,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重要保障。()
答 案:对
解 析:根据法治理念和法学理论可知,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价值追求,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重要保障。
2、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答 案:对
解 析:在法治理念下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3、教唆犯罪的行为只能是积极的作为,而不能是消极的不作为。
答 案:对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着“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答 案:对
5、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答 案:对
解 析:我国刑事诉讼实行“无罪推定”原则,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单选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李某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自首
- B:经公安机关调查,李某是在其父规劝并陪同下到公安局投案的,虽然李某也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但因其不是自己主动投案,不是自首
- C:对于自首的李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 D:如果李某自动投案后,又逃跑了,就不能认定为自首
答 案:B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A、C两项说法正确。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者先以信电投案的;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的;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B项说法错误。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D项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
2、管理学认为,团队中发挥人力资源竞争优势体现在()。
- A:竞争机制
- B:敬业精神
- C:团队精神
- D:团队化
答 案:C
解 析:管理学认为,在团队中发挥人力资源竞争优势主要可以形成团队精神。
3、社会革命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阶级关系
- B:夫妻关系
- C:政治关系
- D:经济关系
答 案:D
解 析:社会关系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关系的领域来看,社会关系的涉及面众多,主要的关系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在社会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4、下列有关成年人的健康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 A:成年人每分钟正常呼吸25~30次
- B:成年人每日进食保持在5kg左右
- C: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是早上6点到8点
- D:脉搏每分钟75次左右,一般少于60次为不正常
答 案:D
解 析:成年人正常每分钟呼吸16~20次;每日进食量保持在1~5kg左右,连续一周每日进食超过正常进食量的3倍或少于正常进食量的1/3为不正常。早晨近地面温度偏低,大气压强比较高,会使近地面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杂质无法升到高空排散。故本题选D。
5、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十五种规定公文中,可以向下级机关行文的有( )。
- A:通知、通告、报告
- B:决议、决定、函
- C:公告、纪要、议案
- D:通报、意见、批复
答 案:D
解 析: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属上行文,一般产生于事后和事情过程中。所以不选A项;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所以不选B项;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所以不选C项。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可上可下可平)。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故本题答案选D。
多选题
1、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
- A:政治领导
- B:思想领导
- C:行为领导
- D:组织领导
答 案:ABD
解 析: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最根本的保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
- A:党的领导
- B:执法为民
- C:依法治国
- D:德法并重
答 案:ABC
解 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执法为民。
3、政法各部门共同致力于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应贯彻的刑事基本原则有()。
- 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 B: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D:依法行使职权
答 案:ABCD
解 析:政法各部门共同致力于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应贯彻的刑事基本原则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行使职权4个方面。
4、当驾车经隧道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沉着冷静,寻找避难所
- B:严禁在车里避难
- C:躲在车里不出来
- D:马上就跑
答 案:AB
5、执法公正包括()。
- A:实体公正
- B:程序公正
- C:事实公正
- D:法律公正
答 案:AB
解 析:执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主观题
1、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幵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深人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确保这次主题教育取得预期效果。 问题:请谈谈你对“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的理解。
答 案:“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是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任务、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特点提出来的。(1)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竭力量源泉;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2)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用科学的理念、长远的眼光、务实的作风谋划事业;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实践历练中增长经验智慧,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3)找差距,就是要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找一找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服务群众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思想觉悟、能力素质、道德修养、作风形象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有的放矢进行整改。(4)抓落实,就是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幵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要全面把握,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
2、如果你是本案法官,借条中的利息约定应按年利10%还是一分钱来判定?为什么?
答 案:借条中的利息约定应按年利10%来判定。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按照交易习惯“利息一分”指的是年利率10%。
3、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答 案:改革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实现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通过对外开放,引进资本,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4、如果光明公司全部股东均为私人,则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罪?
答 案:如果光明公司全部股东均为私人,则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了职务侵占罪。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两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犯罪对象不同。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产;而职务侵占罪侵犯的是私有财产。 ②犯罪主体不同。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非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5、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
答 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论述题
1、党章对党的根本宗旨是怎样完整、科学的表述的?
答 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简答题
1、党的纪律主要包括哪些?
答 案:党的纪律,从它的内容和涉及的范围来说,主要有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群众纪律(还包括宣传纪律、经济纪律、保密纪律、人事纪律、外事纪律等)。①党的政治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政治行为的规范。它要求党员必须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求党的任何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政策;还要求党的任何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在《宪法》、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活动。②党的组织纪律是党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原则和规范,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基本原则的纪律。它要求党员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它要求党员必须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期交纳党费等。
③党的群众纪律是党的组织和党员处理与群众关系的规范,它要求党员要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廉洁奉公,不得以权谋私,搞特殊化,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2、“两学一做”的内容是什么?
答 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指的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