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碳排放管理员每日一练《碳排放监测员》9月7日专为备考2023年碳排放监测员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最终要依靠技术和意志。
答 案:错
2、我国已建立起了完善的碳排放交易基础平台。
答 案:错
3、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答 案:对
4、碳排放是关于有害气体排放的总称。
答 案:错
单选题
1、大气的臭氧层对人体是有益的,因为它能()
- A:吸收部分紫外线
- B:吸收红外线
- C:吸收全部可见光
答 案:A
2、2010年4月1日实施的关于低碳转型方面的法律是()。
- A:《循环经济促进法》
- B:《清洁生产促进法》
- C:《可再生能源法》
- D:《节约能源法》
答 案:C
3、我们常说的噪声污染是指()
- A:90分贝以上
- B:80分贝以上
- C:40分贝以上
答 案:B
4、何种开水对健康有益?()
- A:反复烧开的水
- B:搁置三天以上的开水
- C:自然冷却到20摄氏度-25摄氏度的温凉白开水
答 案:C
多选题
1、目前我国非化石能源的开发种类包括
- A:核电、水电、风电
- B:生物质能源
- C:光伏发电
- D:太阳能利用
答 案:ABCD
2、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能耗包括()
- A:照明
- B:办公设备
- C:家用电器
- D:采暖
答 案:ABCD
3、有关低碳经济定义和解释的观点有()
- A:方法论
- B:形态论
- C:形式论
- D:革命论
答 案:ABD
4、关于核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电产生的能量来自于原子结构的变化,具有清洁、高效的特征。
- B:20世纪50—60年代是核电的快速发展阶段阶段
- C:日本核泄漏事故引发的核安全反思。
- D: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缓慢发展阶段
答 案:ABCD
主观题
1、低碳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 案:一、农业生产方式不尽合理;
二、农业生产废气大量排放科学研究表明,农业生产与经营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来源,其中农业生产的废气又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来源;
三、过量使用农用化学物质;
四、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不合理,低碳价值观念有待提高。
2、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碳排放有多少?
答 案:汽车:一辆每年在城市中行程达到2万km的大排量汽车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t。发动机每燃烧1L燃料向大气层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5kg。人体:每人每天通过呼吸大约释放1140g的二氧化碳。但是,只要光合作用存在,那么生产食物消耗的二氧化碳与通过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基本保持平衡。植物:植物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夜晚释放。因此,植物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为零。一棵中等大小的植物每年能吸收大约6kg的二氧39化碳。暖气:使用煤油作为燃料的暖气一年向大气层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2400kg。使用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900kg,电暖气则只有600kg。电脑:使用一年平均间接排放10.5kg二氧化碳。卤素灯泡: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10.8kg。洗衣机: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7.75kg。冰箱: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6.3kg。
3、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必须以()、()、()、应对气候变化等为抓手。
答 案: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环保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