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碳排放管理员每日一练《碳排放核查员》8月5日专为备考2023年碳排放核查员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生产中生物过程或物理化学工艺造成的碳排放, 如水泥、 钢铁的生产,啤酒的发酵等属于直接排放。
答 案:对
2、当各场所的业务活动、核算边界和排放设施的类型差异较大时,不需要每个场所进行现场核查。
答 案:错
3、核查者宜先将核查报告提交责任方,如果责任方对其正确性满意,方可公布核查最终版本。如责任方要求对报告草案做出重大更改,修改后的内容在发布前应取得核查组长的同意。
答 案:错
解 析:核查者宜先将核查报告草案提交责任方,以确认相关信息的正确性。如果责任方对其正确性满意,方可公布核查最终版本。如责任方要求对报告草案做出重大更改,修改后的内容在发布前应取得核查组长的同意。
4、任何排放源的活动数据都必然存在其不确定性。
答 案:对
单选题
1、温室气体的量化以及报告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 A:相关性﹑完整性﹑客观性﹑准确性﹑可公开性
- B:相关性﹑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透明性
- C:公正性﹑客观性﹑自愿性﹑完整性﹑透明性
- D:公正性﹑客观性﹑完整性﹑准确性﹑可公开性
答 案:B
2、现场核查的目的是通过现场观察重点排放单位排放设施、查阅排放设施运行和监测记录、查阅活动数据产生、记录、汇总、传 递和报告的信息流过程、评审排放因子来源以及与现场相关人员进行会谈,判断和确认重点排放单位报告期内的()。
- A:总的排放量
- B:预计排放量
- C:实际排放量
答 案:C
3、()地区成功地打造了“明日之城”住宅示范区。
- A:哥本哈根
- B:马尔默
- C:东京
- D:斯德哥尔摩
答 案:B
4、现场核查的时间取决于重点排放单位排放设施、排放源的数量和()的复杂程度和可获得程度。
- A:排放数据
- B:排放程度
- C:排放总量
答 案:A
多选题
1、目前, 化石能源发电部门的关键减排技术有
- A: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
- B:孰料烧结技术
- C:超临界技术和超临界机组技术
- D:循环流化床技术
答 案:ACD
2、关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化﹐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必须量化
- B: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必须文件化
- C:温室气体量化的结果必须具有可再现性
- D:温室气体的量化方法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
答 案:AD
3、以下哪几个标准适用于组织GHG排放的量化?()
- A:ISO14064-1
- B:ISO14064-2
- C:ISO14064-3
- D:SZDB/Z69—2012《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规范及指南》
答 案:AD
4、核算边界包括()。
- A:地理边界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的地理范围以及参加会展人员往返差旅活动涉及的地理范围
- B:时间范围包括会展活动的筹备、实施和收尾阶段
- C:设施边界包括为会展活动举办场地服务的固定设施(如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等)与移动设施
- D:排放源类型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固定设施和会展活动举办过程中移动设施燃料燃烧排放、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外购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会展活动参会人员往返交通和住宿产生的排放。
答 案:ABCD
主观题
1、指南中提出的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势采用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中的推荐值,能否使用最新第五次评估报告中的推荐值?
答 案:国家信息通报等报告制定中仍采用第二次评估报告中的值,为统一各层级的核算,企业核算时同样采用第二次评估报告中的值。
2、企业排放量贡献小于1%的排放源是否可忽略?
答 案:第一,指南在“排放源和气体种类识别”中明确提到的排放源,无论是否大于1%都必须核算。第二,指南没有明确提到的排放源如果占企业排放总量的比重大于1%,应参考该排放源相关的行业指南进行核算。确实小于1%的,不作强行要求,如果企业已经有相应的监测数据支撑并可计算出排放量,鼓励企业进行核算和报告;如果补充数据监测的成本较高、不确定性较大,则可暂不报告。
3、对于缺省值和检测值,应怎样选择?
答 案:对于缺省值和检测值,应该优先使用检测值。如果没有条件或方法规范检测,就采用缺省值。但是,对于同一机构在填报建筑物运营排放等系列数据时,所有的数据必须保持一致性。如果某个数据采用检测值,就应一直采用检测值;如果采用缺省值,就应一直采用缺省值。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