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4月16日专为备考2023年公安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无须履行职责。()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9条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应当履行职责。”这是法律明确赋予人民警察的特殊责任义务。
2、被辞退的人员,永远不得再录用为人民警察。()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第8条规定:“对被辞人员,五年内不得再录用为人民警察。”
3、公安机关和广大群众结合得好不好,责任在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两方面。()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机关作为掌握重大权力的政府机关,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结合得好不好,主动权也在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责任也在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
4、对精神病人应当采取约束。( )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4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需要送往指定的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
5、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应当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答 案:错
解 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第二款: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故本题说法错误。
6、由于拘传是强制程度最轻的一种强制措施,因此该措施的采用只需由公安机关刑侦中队、派出所的负责人批准。( )
答 案:错
解 析:拘传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执行拘传的时候,要向被拘传人出示《拘传证》。
7、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设置。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相关法条】《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设置。
8、如果片面强调严肃而忽视了谨慎,就会伤害无辜,犯扩大化的错误;如果片面强调谨慎而忽视了严肃,就会放纵坏人,犯打击不力的错误。()
答 案:对
解 析:严肃要以谨慎为保证,谨慎要服从严肃的要求。在刑事斗争方面,要始终全面地贯彻这一政策。严肃不忘谨慎,谨慎不忘严肃,两者不可偏废,不可脱节。如果片面强调严肃而忽视了谨慎,就会伤害无辜,犯扩大化的错误;如果片面强调谨慎而忽视了严肃,就会放纵坏人,犯打击不力的错误。
单选题
1、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査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 A:32小时
- B:8小时
- C:12小时
- D:24小时
答 案:D
2、如果钱某到公安机关控告吴某,公安机关以无法证明钱某身上的伤是吴某所致,通知钱某不予立案。如钱某不服,可采取的方式有()。
- A:向作出不立案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 B:向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上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 C:向人民法院申请立案监督
- D: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直接立案
答 案:A
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76条第1款规定:“控告人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七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七日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控告人。”据此,本题中钱某不服,应向作出不立案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3、下列哪种情形可以提起公安行政复议()。
- A:公安机关所作的警告
- B:公安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
- C:公安机关所作的传唤
- D: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
答 案:A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据此,选A项。不服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可以提起申诉;不服公安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传唤作为公安刑事执法措施,为侦查活动所必需,即使实施不当也不能提起行政复议。
4、公安机关督察机构设督察长,由()担任。
- A:上级公安机关领导成员正职
- B:上级公安机关领导成员副职
- C:同级公安机关行政首长
- D:同级公安机关领导成员副职
答 案:C
解 析:《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第3条规定:“公安部设督察长,由公安部一名副职领导成员担任。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设督察长,由公安机关行政首长兼任。”
5、行为人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其处罚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日。
- A:七
- B:十
- C:十五
- D:二十
答 案: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3年)第十六条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故本题选D。
6、申请人对行政拘留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后,因申请人同一违法行为涉嫌犯罪,该行政拘留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变更为刑事拘留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政复议终止
- B:行政复议中止
- C:行政复议机关应决定维持原行政强制措施
- D:行政复议机关应决定撤销原行政强制措施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2007年)第四十二条规定,“行政复议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终止:(一)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构准予撤回的;(二)作为申请人的自然人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放弃行政复议权利的;(三)作为申请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其权利义务的承受人放弃行政复议权利的;(四)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依照本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经行政复议机构准许达成和解的;(五)申请人对行政拘留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后,因申请人同一违法行为涉嫌犯罪,该行政拘留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变更为刑事拘留的。依照本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中止行政复议,满60日行政复议中止的原因仍未消除的,行政复议终止”。题干情形符合本条第(五)项的规定,行政复议终止。故本题选A。
7、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当事人可以依照有关()的规定提出申诉。
- A:法律、行政法规
- B:部门规章
- C:行政规章
- D:人事政策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8年)第八条规定,“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故本题选A。
8、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因误工而减少的收人,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髙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倍。
- A:5
- B:10
- C:15
- D:20
答 案:A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34条第1款第1项规定:“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按照下列规定计算:(一)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
多选题
1、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包括()。
- A:拘传
- B:取保候审
- C:传唤
- D:拘留
答 案:ABD
解 析:刑事强制措施有五种,按照强制的力度由低到高分别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传唤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使用传票的形式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他当事人在指定的时间自行到指定的地点接受讯问、询问或审理,性质等同于通知,不具有强制性;而拘传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对不愿到案接受讯问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因此,C项不入选。
2、根据《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相关规定,督察机构可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下列哪些活动进行现场督察?( )
- A: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其他情况
- B:处置公民报警、请求救助和控告申诉的情况
- C:治安突发事件处置的情况,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立案、侦查、调查、处罚和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 D: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立案、侦查、调查、处罚和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答 案:ABCD
解 析:根据《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第4条规定,督察机构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下列事项,进行现场督察:(1)重要的警务部署、措施、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2)重大社会活动的秩序维护和重点地区、场所治安管理的组织实施情况;(3)治安突发事件处置的情况;(4)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立案、侦查、调查、处罚和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5)治安、交通、户政、出入境等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6)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情况;(7)处置公民报警,请求救助和控告申诉的情况;(8)文明执勤、文明执法和遵守警容风纪规定的情况;(9)组织管理和警务保障的情况;(10)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其他情况。故选项ABCD都属于现场督察的范围。
3、 关于警察起源理解正确的有( )。
- A: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
- B:警察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 C:警察是从来就有的,也将与世长存
- D:原始社会没有警察
答 案:ABD
解 析: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原始社会没有警察,警察也不会伴随人类永远生存下去。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C项表述不当。
4、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先行拘留的是()。
- A: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 B: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 C: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 D: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答 案:ABCD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80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据此,ABCD项均符合。
5、我国公安机关是兼有刑事司法职能的行政机关,其刑事司法职能主要表现在( )。
- A: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承担侦查的职能
- B: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承担执行刑罚的职能
- C: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承担检查职能
- D: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承担审判职能
答 案:AB
解 析:根据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承担侦查和执行刑罚的职能,与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共同完成惩罚犯罪的任务,因而公安机关又是我国刑事司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刑事司法机关。
6、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
- A:场地
- B:建筑物
- C:交通工具
- D:通信工具
- E:以上选项都正确
答 案:ABCDE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3年)第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故本题选ABCDE。
7、《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中,忠诚可靠的要点包括()。
- A:听党指挥
- B:甘当公仆
- C:热爱人民
- D:忠于法律
答 案:ACD
解 析: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定,忠诚可靠的要点是:听党指挥,热爱人民,忠于法律。
8、国家权力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通过()途径实现。
- A:对公安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提出议案
- B:受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提出的申诉和意见
- C:撤销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有关公安工作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 D:对各级政府制定的有关公安工作经费的预算、决算进行审查
答 案:ABCD
解 析:根据教材的论述,国家权力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通过六个途径实现,简单概括有:一是制定法律法规;二是预算决算;三是改变撤销;四是听取报告;五是提出议案;六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受理社会监督申诉。据此,对照ABCD项,均符合题意。
主观题
1、人民警察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 没有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应当如何处理?
答 案:解除处分。
2、通过内务建设,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要养成的优良警风是什么?
答 案:(1)公正廉明;(2)英勇善战;(3)无私无畏;(4)雷厉风行;(5)刚正不阿。
3、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原则是什么?
答 案:一、制止违法犯罪。二、不得造成无关人员伤亡。三、尽量减少财产损失。四、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4、公安部“三项纪律”的内容?
答 案:“三项纪律”即:公安民警决不允许面对群众危难不勇为;决不允许酗酒滋事;决不允许进夜总会娱乐。公安民警违反上述规定的一律先予以禁闭,并视情给予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一律给予开除处分,并视情追究有关领导责任。隐瞒不报、包庇袒护的,从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或者在执行任务时不服从指挥的,给予什么处分?
答 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使用社会企事业组织或个人交通工具,造成损失的,由谁来承担?
答 案: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赔偿。
精彩评论